中国拔河协会 > 协会公告 >

中国拔河协会2012年拔河工作研讨会(鞍山)纪要

2012-06-03 01:55 体总网

  2012年5月5日中国拔河协会在鞍山举办了2012年拔河工作研讨会,并观摩了2012年拔河新星系列赛鞍钢站分赛。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中国拔河协会副秘书长张娜、曾祥俨以及毛英俊、崔同、胡伟、朱波、刘玉龙、薛代良、李峥(还有几位同仁我不知道姓名)。

  研讨会由中国拔河协会秘书长张娜主持,会议议程主要有:

  1.2012年的赛事安排及相关注意事项;

  2.国际拔河规则的修订情况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国内竞赛规则;

  3.协会相关管理工作。

  首先张娜秘书长做了工作报告。她强调了以下几个问题:

  2012年赛事安排年初已经在网上发布。要求各参赛单位提前做好准备,如有问题可以和协会联系沟通。

  由于拔河裁判员大多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各赛区裁判人员确定的方式为,先由裁判员自己选报赛区,然后根据个人意愿和工作需再由中国拔河协会做出统筹安排。

  今年中国拔河运动首次开展室外草地拔河比赛。在欧美国家,草地拔河历史悠久普及广泛,受草地条件限制,我国一直没有开展草地拔河运动,第一次开展此项活动我们要做好草地拔河的各方面准备工作并力争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此项活动。

  今年U23年龄组比赛增设了锦标赛,锦标赛的设置不同于其他类别的比赛,是国家级正规级别的赛事,因此对于推动拔河运动在青年当中广泛开展特别是在高校中开展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协会要求各地区和行业拔河协会做好U23年龄组拔河运动的推广工作。

  关注国际规则的变化非常重要,最近国际拔河联合会对拔河竞赛规则做了一些修订,例如:“比赛因非犯规原因中断”,我们不是很理解,但是我们会通过比赛关注这些规定的具体内涵;对于赛前3天测量运动员体重的规定,明显不是很合理;拔河重量级别也有提高重量的意向;这些都明显带有偏袒欧美运动员嫌疑,但是我们无法改变,毕竟我们人微言轻。

  拔河运动一直是欧美人的运动,近年来中国拔河运动发展很快,对欧美的传统强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如果我们不注意国际动态,不注意规则的变化往往会受到制约,就像(某)年女子(某)公斤级在世锦赛被取消比赛资格的例子。因此一定要加强与国际拔河联合会的沟通,要加快我们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尽快在国际舞台获得话语权,这样才能及时掌握国际拔河运动的动态,才能及时调整我们的训练和比赛,才能不被他人用规则制约。

  今年下半年在瑞士有国际裁判员资格考试,除了崔同已经报名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裁判员报名参加。

  研讨会中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拔河运动发展势头较好,特别是浙江和山东两省发展较快。再有U23被纳入锦标赛对中国拔河运动的进一步开展有深远意义,但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专业指导人员,一个项目能否开展好,既要有政策扶持,领导支持,也要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而我们现在的状况是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

  对于拔河规则的修订,与会者一致认为,有些规则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并在比赛中严格执行,但是有些规则还要依照国情和比赛的科学性暂时不做变动,例如运动员称重,我们还是采取老规则,在赛前前一个晚上称重。

  对比赛中运动员使用装备方面,大家一致认为,比赛用鞋、腰带的检查工作,要有统一标准,特别是自制腰带要提前向组委会申请,并在赛前会议上统一检验,否则不能用于比赛。有些新参加比赛的队伍器材可能不齐全,我们的原则是,缺少装备或者使用的装备在比赛中不获得益处(例如:没有拔河用鞋而用胶鞋代替)的队伍可以参赛和使用该装备,如果在比赛中使用的器材不符合比赛规定并在比赛中获益则不能使用。

  在赛事组织方面,毛英俊先生提出,他参观过香港站的比赛,很有感触,觉得组织工作有序,特别是检录后采取封闭管理的办法很好,这样能够很好的避免检录后换人和换装备的问题,希望我们的比赛也能参照这些好经验。

  研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今后中国拔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充满信心。

  研讨会得到鞍钢拔河协会的大力支持,大家一致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 裴超 )


中国拔河协会微信公众号

more拔河视频

相关链接

  • 华奥星空
  •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 中国奥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