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甘肃甘南7月16日电(记者 于红立)“万人扯绳”活动,顾名思义,是参与拔河比赛的人数众多,达到数万人,因其气势庞大,参与广泛而备受甘南临潭县老百姓的喜爱。在全国拔河锦标赛举办期间,记者对这项风靡甘南的古老的民俗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2007年,活动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更是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有望成功。
据史书记载,临潭,古称洮洲,洮洲“万人扯绳”活动已经存在了600余年。据历史记载,扯绳源于军中“教战”活动。“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次教战。”这表明,扯绳活动最早是以军中游戏的形式出现的,用来增强兵士体力。《洮洲厅志》更是对洮洲拔河的历史有了详细的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许多人落户洮洲后,扯绳风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后来群众把扯绳运动作为占卜收成的象征,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扯绳,反映各族人民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据历史考证,洮洲万人拔河活动从明朝洪武年间流传于民间后,距今已经628年。洮洲传统的拔河活动,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举行,每晚都有比赛。如今“万人扯绳”活动已经被临潭列为县内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它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民族地域,参与人群非常广泛。绳子总长达到1808米,重量达到8吨,“龙头”直径为16.5厘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加人数在10万左右。
据临潭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建军介绍,1990年,北京十一届亚运会召开之际,甘肃省体委将此项活动的电视记录片呈送展出,得到亚洲各国朋友的好评,影响广泛。2001年7月,扯绳活动更是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2007年被进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县长表示,扯绳活动在临潭县群众基础非常广泛,影响很大,老百姓非常喜爱,现已经申报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目前紧张顺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