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1年极不平凡。这一年,让我们倍感骄傲的是中国体育的辉煌成就,东京奥运会和十四运会都收获的丰硕的成果。这一年,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体育事业,从战略高度指明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是我们做好体育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这一年,让我们倍加感动的是,在疫情灾害面前,全体拔河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展现出坚韧不拔、勇毅前行的拔河精神。
一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拔河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做好竞赛基本盘。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响,国内体育赛事处于长期暂缓并逐步谨慎恢复过程中。按照体育总局有关精神和通知要求,及时暂停赛事举办,积极做好赛事调整工作,并在逐步复赛过程中按要求落实各项竞赛组织和疫情防护工作,最终圆满完成竞赛计划。5月29日,2021年中国拔河俱乐部公开赛在上海嘉定市民健身中心举行,比赛前夕正值甘肃白银市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多个体育项目活动发生安全事故,为了保证比赛的安全顺利举行,我们重点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强化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安全监管和服务,保证了比赛的安全顺利举行。10月20-21日,在首届中国文化交流大会期间举办了全国拔河精英赛,首次创新举办了4人制拔河和百人拔河展演活动,其中百人拔河展演气势宏大,继承和弘扬我国拔河运动的传统,拓展拔河运动的表现形式,推动中国拔河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而举办4人制拔河比赛,尤其在当下疫情常态化时期,对扩展拔河运动的参与面,吸引更多的拔河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扎实有效落实拔河推广。2021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上海、吉林等省级拔河协会正式成立,山东、甘肃等其他省市的一些地区均计划成立拔河组织。上海市拔河协会在上海体育局的领导下,全年开展各级各项拔河活动8场,其中上海市拔河精英赛被评为2021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最佳赛事奖。8场赛事参与人数共计超5千人次,直接观众超1万人次,其中有多场比赛通过抖音、快手等渠道现场直播,通过现场观看和线上直播方式,观众超1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21年,我们组织协会技术骨干赴青海、甘肃、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区举办本地区拔河技术骨干推广培训,共计培训15场,近2000人直接受益。其中,甘肃的培训在兰州交通大学举办,协会技术委员会骨干授课,参加的学员大部分是来自甘肃省高校的体育教师,培训效果良好,为今后在甘肃省高校系统开展拔河运动奠定了基础。
2021年,协会全力筹备了2021年全国拔河裁判员和教练员培训班及国家级裁判员晋升考试,培训班两年一次,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68名学员参加。在课程上突破了原有的授课范围,聘请专业体能教练王卫星给大家授课,让学员们感受专业的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结合疫情常态化工作,协会组织了急救培训课程,对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通过简单的自救、互救,对猝死者(模具)进行现场心肺复苏等,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为体育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三)开拓创新打造拔河文化。2021年10月,“力拔山兮”首届中国拔河运动文化交流大会在马鞍山成功举行,开展了拔河运动文化交流,深度发掘了拔河运动的价值,为弘扬我国优秀的拔河传统文化,推动拔河运动的可持续铺垫了坚实的基础,举行了拔河运动的学术研究,启动了拔河教材的编撰工作,为拔河运动进校园、进全运和科学指导社会拔河运动发展探索了新的方向。大会结合马鞍山本地竞技拔河基础和全国各拔河模范基地的优势,互相切磋经验,学习、讨论、研究,展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魅力。2021年,中国首部以拔河为主题的青春励志电视剧《不就是拔河么》在马鞍山杀青,协会与剧组通力配合,为该剧的成功拍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该剧也协调主演之一的印小天作为协会青少年推广形象大使。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国家体育总局各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拔河人共同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协会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工作离会员单位的期望,行业发展的需求和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面临着各种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迎难而上,不回避、不退缩,在以往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争取通过协会自身能力建设,采取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