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拔河协会 > 协会简介 >

中国拔河协会情况介绍

2022-07-19 10:19 中国拔河协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拔河协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建设体育强国”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拔河竞赛活动,不断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使拔河这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不断推陈出新,锐意进取,开拓了事业的新局面。

  一、总体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拔河协会始终立足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工作重心,在全国各省市组织和开展各类拔河赛事运动,结合各地全民健身活动,面向普通群众的全国拔河新星系列赛、全国拔河精英赛和俱乐部公开赛发展的如火如荼,每年吸引高达800多支队伍,10000名运动员参赛。

  ---协会高度重视区域发展平衡以点带面,大力扶持西部地区拔河运动的开展,上海、甘肃、四川、内蒙古成为固定举办全国性拔河赛事的地区,宁夏、新疆都已陆续开展培训和赛事活动。拔河运动已成为各地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北京、辽宁、江苏、安徽、广东等省市运动会均设立了拔河项目比赛,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市直属机关、行业体协、大中小学校和各级工会组织的运动会,拔河亦成为代表性项目。

  ---实体化运营以来,协会始终将青少年拔河推广放在重要的工作位置。协会领导多次协调教育部、体育总局有关方面给予青少年拔河政策支持,协会成立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同时分别协调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等省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开展拔河项目进校园调研工作,为普及推动校园拔河运动,做好铺垫工作。在全国拔河锦标赛期间,设立高校组别,探索开展符合青少年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规律的赛事活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浙江警察学院、万里学院等地区校园拔河较为普及。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结合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教育卫生体育事业专家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和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的要求,率先在广东、上海和浙江等省市的市民运动会中设立拔河项目赛事,目前新编拔河项目教材已进入15所高校86所中小学作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教材,参加拔河项目学习训练比赛的学生约5万名学生。按照教育部重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举措落地落实,拔河运动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仅上海为例,每年参加拔河训练比赛的运动队近300支,主要赛事有巿民运动会、拔河嘉年华和高校技能拓展季拔河比赛等。

  二、主要成就

  (一)协会组织建设稳步推进。中国拔河协会已完成脱钩工作,协会建立了规范的实体化运营机制,建立分支机构6个,扶持各地区拔河协会成立,已初步建立会员体系和服务标准。

  (二)全国拔河竞赛形成体系。代表我国竞技水平最高的全国拔河锦标赛已连续举办21届。新推出的中国拔河俱乐部公开赛以高奖金投入、高标准办赛为原则,逐步形成赛事品牌。面向社会大众和基层单位的全国拔河新星系列赛以大众诉求为出发点,调动了广泛的参与热情。

  (三)青少年拔河推广取得新成绩。2019年底协会成立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并结合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教育卫生体育事业专家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的要求》,率先在广东、上海和浙江等省市的市民运动会中设立拔河项目赛事,目前新编拔河项目教材已进入15所高校86所中小学作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教材,据在册统计,参加拔河项目学习训练比赛的学生约5万名。协会已设立教材编写小组,将研究落实教材大纲,进行全组编写,初步完成教编写工作,为青少年拔河提供教学基础。

  (四)人才队伍不断得到充实。十三五期间共组织裁判员教练员培训两期,培养骨干超过400人;相继选派优秀教练员在北京、河北、浙江、山西、江西、广东、辽宁、河北、重庆、甘肃、山东、新疆、海南、陕西等省市进行了基层拔河推广活动和专业拔河培训100余场,直接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

  (五)国际交流成绩显著。十三五期间,中国女子拔河队取得了:2016年世界室内拔河锦标赛2金1银,2018年世界室内拔河锦标赛2金,2017年世界运动会1银的好成绩。江苏徐州成功举办了2018年世界室内拔河锦标赛,浙江衢州市成功申办了2022年亚洲拔河锦标赛。

  三、基本经验

  (一)深刻把握拔河运动的特色内涵,竞技拔河抓队伍,群众拔河抓普及。

  (二)深刻把握拔河运动的精神内涵,契而不舍、团结一心、凝心聚力、以退为进,深挖拔河精神,展现运动魅力。

  (三)深刻把握拔河运动的传统内涵,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运动项目的影响力。

  (四)人才队伍建设是项目发展的基石,协会在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国家级裁判员定期复核,考核成绩决定上岗资格。

  (五)协会高度重视项目的宣传工作,与央视体育频道、省级卫视和网络媒体深入开展合作,赛事活动新闻报道力度不断加强,每年全国锦标赛、新星系列赛总决赛等主要赛事都得到央视、中国体育报等国家级媒体的深入报道。

  四、主要问题

  (一)普及程度面窄量少。拔河运动参与门槛低,项目开展起来比较经济、简便,一身运动服、一双运动鞋、一根绳子即可以开展比赛,因而成为众多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体活动的选择。但是,专门组织拔河队伍进行规律性训练的单位非常少,所以参与拔河运动的人群多是偶然性的,专业竞技类拔河人口并不多。

  (二)项目治理体系有基础但不稳固。由于长期以来拔河运动在我国开展的实际情况,大众对于拔河运动的认识还停留在游戏、娱乐为主的阶段。我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各行业体育协会大多没有成立拔河协会,也没有专人负责管理拔河运动,只有少数的体育协会诸如冶金体协、石油体协成立了拔河协会,我国二级拔河协会组织网络体系远未建成。

  五、未来规划

  (一)项目普及与推广

  1.加强对大众拔河活动的指导,普及拔河知识,预防运动损伤。

  2.稳定拔河参与人口,促进拔河活动的广泛开展。

  3.以“体教融合”为渠道,做好拔河进校园活动,发展青少年项目人口。

  4.推广竞技拔河运动,吸引大众拔河人群参与竞技拔河运动,扩大竞技拔河人口。

  (二)竞赛体系建设

  1.构建赛事组织主体多元、层级多类、模式多样的现代竞赛体系。以锦标赛为竞技性赛事品牌,扩大参赛规模,提升竞赛水平,打造龙头赛事;以俱乐部公开赛为市场化赛事品牌,提高赛事奖金,提升赛事影响力,打造自主赛事品牌;以新星系列赛为群众性赛事品牌,鼓励和支持各地拔河协会和社会机构承办本地区赛事,打造覆盖面最广泛,参与人数最多的赛事品牌。以全国校园拔河赛为面向校园推广平台,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扩大知晓率和覆盖面,发展青少年项目人口。

  2.根据拔河运动特点,打造不同特点的品牌赛事。结合拔河运动精神文化、民族传承和大众参与度高的特点,打造大众拔河运动会品牌。结合青少年拔河推广方案,打造学生拔河锦标赛品牌。

  (三)国家队建设

  加强拔河运动技战术研究,提高拔河运动的竞技水平。室内拔河运动:女子拔河运动保持现有的水平,力争参加世界锦标赛有所突破,夺取金牌,为国争光;男子拔河水平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世界锦标赛等大型赛事上获得名次,夺取奖牌。室外拔河运动:逐步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室外拔河运动,条件成熟将举办全国性赛事,有重点发展几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开展专门性训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性和洲际性赛事。

  (四)职业化发展

  “十四五”期间做好职业联赛的筹备和落实,尽可能做到拔河运动员职业化,为广大拔河爱好者提供发展的机会。

  联合高校和企业联合,结合各自需求,为更多的大学生创造工作机会,也为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使拔河运动员职业化发展落到实处。

  (五)青少年体育优秀人才培养。开展校园拔河运动的学校达到100所,校园拔河规章制度、推广方案、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全国校园拔河赛赛事达到体系化、模块化建设要求。校园拔河教练员、裁判员等师资培训,得到社会广泛认可,预期培养300-500名校园等级教练员和裁判员。

  (六)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建立拔河科研推广基地,组织专家进行拔河理论与实证研究,完善理论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尽快补齐项目人才缺乏的短板。

  2.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形成统一、规范的教材,加大培训力度,每年定期培训不同等级的拔河技术骨干,使之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成为拔河运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3.开展形式多样的拔河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推进项目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旨在深入基层、敞开大门、降低门槛,培育和吸引更多的拔河爱好者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的行列中来。

  4.加强裁判员、教练员和业务骨干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裁判员、指导员等级考核晋升制度,按照《全国拔河裁判员和教练员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挂牌制和末位淘汰考核制,做到能上能下,提升专业人士的权威性与透明度。

  5.严格落实协会会员管理办法,实行会员积分管理制,加大会员遵纪守法的自我约束力。

  (七)项目文化建设

  联合国内主流媒体进行赛事直播和跟踪报道;搭建开通拔河官方小程序、公众号、自媒体平台和融媒体渠道,定期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科学健身及拔河业务知识和赛事集锦,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拔河项目科学健身的引领示范作用。

  (八)项目对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协会与国际拔河联合会、亚洲拔河协会的沟通交流,做好对外交流储备工作,积极主动在国际组织任职,并将努力提高我协会在国际拔河组织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责任编辑: 徐敏 )


中国拔河协会微信公众号

more拔河视频

相关链接

  • 华奥星空
  •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 中国奥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