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拔河协会 > 拔河培训 >

[博古论今]中国与世界的民俗拔河

    拔河运动在我国有着古老的历史,唐代作为一个拔河盛行的标志朝代。进入宋朝后,封建礼教盛行,拔河从此登不上宫廷的大雅之堂,只能在民间开展,并慢慢的走向低潮。以后各代的有关文献中,很少有拔河的专门历史记载,这和文人墨客的政治倾向性是分不开的。但由于我我国拔河运动的的古老性,民间开展的普遍性,对我国各民族开展拔河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此而运生了很多民俗拔河、趣味拔河、娱乐拔河等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娱乐项目。

    在民族体育项目中,藏族拔河独树一帜,方法多变独特、情趣横生,有“池和滩”、“浪青沙西合”、“格吞”等方法。“池和滩”--汉意为犇牛,是两头奔跑的牛在较力;运动员把绳涛在肩背部位,半侧向站立,用力互相拉扯。“浪青沙西合”--汉意为大象拔河,(也叫“郎毒杀向”、“浪波聂孜”、“押加”)“浪青”藏语指大象,“沙西合”是把土犁破的意思,“浪青沙西合”是大象刨土;比赛分单人拔河、双人拔河、男女混合拔河、夫妻拔河、三人拔河几种。“格吞”—运动员面对面站立,把打结的绳环套在脖子上,用颈、腰、腿部的力量拉扯。      

    每逢藏历的节假日,在众多节庆活动中,藏式拔河尤为引人瞩目。即使在平日农牧闲暇时,在牧场上、在田间地头,人们相互把两条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和比赛。这种集比赛、娱乐于一体的体育活动简单易行,深受藏族群众喜爱。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生活习俗,藏族拔河也不同于内地的拔河比赛。藏族的“大象”拔河,又分为颈力比赛、腰力比赛和手力比赛的形式。在西藏“大象”拔河最为普及,故也称之为藏式拔河。藏式拔河.doc此项目现已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89年第二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曾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比赛前,选一块平地,先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线做为河界,中间再划一条中界,准备一条约4米的绳子并在两端打结。比赛在两人间进行,双方各自把绳子套在脖子上,两人背对,将赛绳经过腹胸部从裆下穿过,然后趴下、双手着地,把赛绳拉直,绳子中间系一红布为标志,垂直于中界。比赛开始后,两人用力互拉前爬(动作似大象,藏族又崇尚大象吉祥和力大无比,故名大象拔河),用腿腰肩颈的力量奋力向前拖动布带,以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者为胜。颈力比赛,又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参赛的两人相对坐在平地上,把打结的绳环套在颈部,双脚相抵。裁判一下令,双方都以脖颈用力,想方设法把对方拉向自己一侧。哪方臀部离地或绳环中心线偏向对方,即视为失败。比赛时不能用手抓赛绳,否则为犯规。第二种形式与大象拔河相似。双方面对面站立,把打结的绳环套在脖子上,然后用颈部力量往后拖拉。谁先把赛绳中间的标志拉过界即获胜。腰力比赛,是把绳环或打结的布带套在赛手腰部进行拔河。比赛之前,同样先在平地上划两条线为河界,中央又划一条中界,然后双方赛手面对面或背对背站立,把绳环套在双方腰部或腹部拉直,赛绳中间系上颜色区别于赛绳的标记,并垂直于中界。比赛令下,双方用脚部和腰部力量拉扯,将标记拉过河界为胜。面对面比赛时,不能用手抓赛绳;而背对背比赛时,不仅可以用手抓绳环,甚至可以用手助拉。手力比赛,指用手抓赛绳的拔河比赛,可分为个人和集体项目。个人比赛时,两人对拉,胜负较易决定。集体比赛有男对男、女对女、男对女和男女混合等多种形式,比赛时不易分胜负,在指挥员和啦啦队的助威声中比赛极为精彩。

    临潭的万人扯大绳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拔河。甘肃临潭县城万人扯绳赛按清代光绪年间习俗举行,现已把以前的麻绳该为了钢丝绳,拔河钢绳每条长400米,两条共800米。没条绳重2、4吨,两条共重4、8吨,有四季发财之意,在两条把和绳连接之处,俗称龙头。以往龙头的麻绳口有小桶那么粗,现在由10根手指粗的港绳用卡子捆扎而成。

    临潭县城元宵万人扯绳赛每场参加人数都不一样,少则两三万人,多则五六万人,男女老少均可参加,两千米的街道上挤得水泄不通,县城和四乡八临的群众都能参加,随意性很强,也有四乡八临扯绳之说。这项扯绳赛,往往把胜负看的与占卜当年的丰收同样重要,青壮年男子不参加可看为耻辱,每当在拔河的日子里,四面八方的各族牧民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或乘车、或骑马、或步行从几十里几百里赶来,比赛时号子声、加油声、鼓号声惊天动地,几公里外都能听到。这种扯绳活动每天三局,三天共九局,以此决出胜负。

    民俗拔河中,各国还有很多独特的方式方法,把拔河项目装扮的绚丽多彩。冰上拔河-日本的比谷市在冰上拔河已成立历史, 参赛双方禁止穿防滑鞋,均须穿戴主办者提供的长简胶靴、军用手套、头盔;在光溜溜的冰面上拔河,光靠力气是不行的,稍不注意华到,再想爬起来挽回败局肯定来不及了。耳朵拔河-居住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非常喜欢拔河比赛,但是他们的拔河比赛不是用手拉绳,而是将绳子捆在耳朵上,以耳带手,这种比赛在两名选手中进行,裁判员将一根麻绳系在双方耳朵上,然后一声令下,两名选手立刻运动,用耳朵将绳子拉想自己这一边,知道其中一人忍受不了耳朵的疼痛而认输为止。参加这种比赛,选手除身强力壮外,还应该拥有一对肥大皮厚的耳朵和极大的忍痛能力,爱斯基摩人认为这种充满痛苦的运动可以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青蛙拔河-我国的壮族盛行一种拔河方法,用绳子斜跨在每个队员的肩背部,侧姿匍匐在地上,用双手和双腿同时用等地,很像青蛙的跳跃动作。泥浆拔河-在泥泞不堪的场地上进行比赛,运动员浑身上下都涂上湿漉漉粘糊糊的泥浆,不但令人瞠目结舌,而且竞技难度非同一般。在印度洋卡尔帕斯格岛,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泥浆奥林匹克比赛,这项运动起源于古代,是岛上居民欢庆丰收的主要节目,参加角逐的选手都一再泥浆中嬉戏滚打为乐,比赛时,双方队员虽然在抹过油似的泥浆中浑身使劲,怒空呐喊,可还是无济于事,因为要向站稳脚跟、胜过对方,那非要有一番特殊的站桩功夫才行,整个比赛爆笑不断,精彩绝伦。人像拔河-在泰国的赛象会上,有一个十分有趣的项目就是人像拔河,重约八千五百磅的大象,能把三十几名彪形大汉拉的人仰马翻。书本拔河-把两本同样厚的书每页都翻开,然小心的慢慢每页对插起来对齐,此时,你得用很大的劲才能把两本拉开,因为每两页书之间都产生摩擦力,相加后的摩擦力就很大。另外还有沙滩拔河、水中拔河也都趣味无比、精彩纷呈。

(责任编辑: 裴超 )


中国拔河协会微信公众号

more拔河视频

相关链接

  • 华奥星空
  •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 中国奥委会